回首頁

回親子遊學

紐西蘭五歲新生入學的上課概況(上)

欣月

為了實際瞭解小學新生上課的情況,我拜訪瑪克瑞太太並請求她讓我到她的教室做實際的教學觀察,沒想到她一口就答應了,並深表歡迎。起初我為了不知到要選哪一天去參觀而傷腦筋,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之間會有不同的課程?是不是不管我選擇哪一天去參觀,都可能錯失精彩的教學片段?要不要乾脆參觀一整個星期?我的參觀會不會影響她們的教學情況?

 

瑪克瑞太太彷彿洞悉了我的難處,她說:「你哪一天來都沒關係,我們每一天的作息都相同,新生班的教學重點在於協助孩子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、準備孩子基本數理能力和讀寫能力,和建立孩子遵守教室常規,基本上我們每天的教學基調都一樣。」這個善解人意的老師,約莫四十出頭,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,她懂得對方的心理,更會使用孩子的語言和孩子對話,我想生活在她周邊的人真是幸運,她關懷別人,並有良好的溝通技巧。

 

我選擇星期四去參觀,首先我注意到小學新生的班教室設計有別於幼兒園。顯而易見地,小學低年級的教室保有一部份類似幼兒園的設計,例如有個圖書角、畫畫角和科學觀察區,另外有一個大的空間是老師教學的主要活動區,整個教室都鋪地毯,所以孩子們習慣圍坐在地毯上聽老師講話。教室有一個角落是資源區,隨時可以補充教材教具,有一個清潔區,方便孩子們洗手或做美勞時需要用水或清洗顏料什麼的。另外有四部電腦隨時開著的,讓孩子可以隨時使用英文教學軟體,還有三套耳機和收錄音機可以讓孩子聽她們喜歡的故事或歌曲。和幼兒園很不同的是有三分之一的教室空間放著三張大桌子,每個桌子可以排6個座位,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位置,很明顯的玩具不見了,取代的是一些數學遊戲或其他的有比賽性質的益智遊戲。教室牆壁有很多的文字說明取代了幼兒園牆壁上的圖片和美勞作品。

 

9點整,上課鐘響了,孩子們早已圍坐在地毯上了,老師坐在前面的小椅子上,一一地向學生們問好,這可以是我所們習慣的「早點名」,但用的方式確是很不同的,與其說點名不如說老師向學生道早並想瞭解每個孩子的狀況。

Good morning, Ryan」老師說。

Good morning, Mrs Mcllwrick」學生說。

How are you today? Dear.」老師問。

於是孩子們簡單地訴說了昨天在家發生的一些事情給大家知道,在輕鬆地互相道過早後,老師就要孩子們分享一些訊息,這次有兩個孩子從家裡帶了ㄧ些照片,老師請她們講講照片的故事,講完後其他的孩子可以提問題發問。

 

莎拉帶來兩張婚禮的照片,分享婚禮那一天她當花童的經過,講完後,老師鼓勵其它學生發問。莎拉瞄一瞄四個舉手準備發問的同學,她先點了潔西。

請問你們在婚禮玩了些什麼遊戲?」潔西問。第一個問題出來後,又引發了幾個孩子發問的靈感,這些還孩子們又很有秩序地討論著婚禮相關的事情。瑪克瑞老師此時的角色,在於聆聽,在於讚美孩子所提出的好問題,在於獎勵孩子們的表現--懂得舉手發言、懂得專心聽別人說話,在於導引孩子進入與主題相關的討論。

 

讀寫能力建基在孩子們的口語能力上,因此雖然才五歲的新生,老師就鼓勵他們正式地發言,這樣約莫一個小師的討論和互動,孩子們從小被訓練如何發言、如何參與討論、如何傾聽他人,隨後老師把他們講的語言寫成句子,在寫的過程老師請孩子們協助她把字自拼出來,檢查所有的標點符號有沒有用對,一起完成句子之後大家再一起重讀這些句子。孩子們認字、讀寫的過程是從他們的口頭討論衍生出來,而討論的內容全都是他們熟知的生活經驗。

 

老師經常隨機地就在討論中加入一些生活教育。「如果你帶了ㄧ個朋友來,我們其他人都不認識,怎麼辦?」老師問。「我們要招待他」,「要替他做環境介紹」,「要幫他的忙」…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。「可是剛開始我們都不認識耶!可以先做什麼?」老師提示著說。「要先介紹」一個孩子回答。對了,這是老師所要的答案,因為今天有一個陌生人在教室的角落觀察他們,不時寫著東西,手上還拿著相機,老師把這個陌生人介紹給孩子們。

 

又有一次老師問:「早上上學是誰幫你們整理書包的呢?」有的孩子們說是爸爸、有人說是媽媽、有人說是自己,老師接著說:「爸爸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忙,整理書包自己的事,我希望在ROOM1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自己整理自己的書包。

一個孩子舉手:「今天早上爸爸要幫我整理書包,我大聲的說:『NO!』」。

很好莉莉,自己能夠整理自己的書包。下次你可以跟爸爸說:『不用了,謝謝,我自己會整理,你們要做的事情已經很多了。』我想妳的爸媽一定會以妳為榮。」很多孩子點頭回應。

 

每一週老師和孩子們會共同選定一個Smart Word。這週的是「I」,要進入寫字故事時間之前,老師們讓孩子到教室外面,每一個孩子選了自己喜歡的粉筆顏色,在水泥地上,寫下了I,不一會兒功夫,孩子們又都進到教室裡面了,只在地上留下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I,等我回神跟進教室,孩子們這次已經領了作文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準備要寫故事了,這是孩子們在這個早上第一次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35分鐘的時間,先做完的孩子可以去畫畫、玩電腦、聽故事、看書。

 

寫故事,是佈局孩子往後寫日記的能力,孩子們在上半頁空白的地方畫下他們想寫的故事,然後在下半頁畫線的地方嘗試寫下他們的故事,即使是一個字兩個字,都是個開始。我繞了ㄧ下,看看每個孩子的情況,有些孩子已經可以寫下一兩個完整的句子,而有些孩子連一個字的拼不完成,所畫出來的圖,也是一些我看不懂的線纏繞在一起,可以看出這些孩子在寫字能力上有很大的個別差異。這時候的老師忙著做個別指導,她鼓勵孩子說出畫中的故事,並一一協助他們把字寫下來。孩子們又有一次機會把說出來的話變成寫下來的文字。

 

故事時間結束了,教室傳出一陣柔美的音樂,提早完成寫故事的孩子們停下手邊的遊戲,收拾好後就陸續地坐回到地毯上,等大家到齊後,老師帶著孩子們到戶外進行十分鐘的體能活動。緊接著他們就回到教室進行30分鐘的數學活動,老師把學生分兩組,一組自己玩數學遊戲,另一組則由老師進行教學,基本上是讓孩子熟悉1-100的數,老師不斷地問孩子們問題,如:「告訴我8後面的數字是哪一個?」「我把5加到7,需要加幾粒珠子?」配合著簡單的教具(如1-100的數數板,珠珠計數器,數字卡等)的使用,孩子們聚精會神的準備回答老師提出來的下一個問題(待續)。